IEEE 802.15.4 概述

发表于 知识科普  |  标签 ,

IEEE 802.15.4 是一个无线通信标准,专门设计用于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路(LR-WPANs)。这个标准主要聚焦于低功耗、低成本和低数据传输速度的应用,适合用于简单的通信任务,如自动化、感测器网路、和智能装置间的通信。

主要功能

  • 低功耗: 设计用于最大化电池寿命,支持设备在不活动时进入睡眠模式。
  • 低成本:协议简单,减少实施成本,使得装置生产更经济。
  • 短距离通信:通常情况下,通信范围在10至100米之间,具体范围取决于环境因素和天线配置。
  • 低数据传输速率:速率范围从 20 kbps 到 250 kbps。选择较低的数据速率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。
  • 灵活的网络结构: 支持点对点、星型和网状网路拓扑。
  • 频道接入:使用 CSMA/CA(载波感知多路访问/碰撞避免)机制进行频道接入,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。

协定架构

设备在设计上目标是通过概念上简单的无线网络实现相互互动。协议架构的网络层是基于 OSI 模型构建的;虽然该标准主要描述了底层,但它意图与更高层进行交互,这可能包括使用汇聚子层来存取 MAC 层的 IEEE 802.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。在具体实现上,设备可能是依赖外部硬件的,也可能是完全嵌入式、自足型的装置。

  • 物理层
    • 频段与调制:IEEE 802.15.4 在 2.4 GHz、868 MHz 和 915 MHz 的 ISM 频段运行,使用 O-QPSK,BPSK 和 GFSK 调制技术。
    • 数据传输速率:依据操作的频段,数据传输速率范围在 20 kbps 到 250 kbps。
  • MAC层
    • 频道接入:采用载波感知多路访问/碰撞避免(CSMA/CA)机制,以增强通信的可靠性。
    • 确认机制:支援数据包的自动应答,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可靠性。
  • 网路层
    • 网络拓扑:支持点对点、星型和网状网路结构,增强网路的灵活性和扩展性。
    • 路由协议:在网状网络中,提供路由功能以优化数据传输路径。
  • 应用层
    • 应用接口:标准定义了简单的应用层框架,使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在其上构建具体应用。

网路模型

IEEE 802.15.4 定义了一个灵活的网路模型,支持多种网络操作和配置,包括网络建立、节点发现、网络加入、设备认证以及数据通信。这个模型旨在满足低功耗和低数据速率应用的需求,同时保持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。

▸ 节点类型

IEEE 802.15.4 中定义了三种主要的节点类型,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:

  1. 协调器(Coordinator):负责网络的建立和维护。在星型网络中,协调器也作为中心节点,处理所有的通信管理任务。
  2. 路由器(Router):在网状网络中,路由器不仅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,还负责数据的转发,以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和增强网络连接性。
  3. 终端设备(End Device):这类设备通常功能较简单,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,但不参与路由,主要用于减少设备的能耗和计算需求。

▸ 拓扑结构

IEEE 802.15.4 支持以下几种主要的网络拓扑结构:

  1. 星型(Star):一个中心协调器与多个终端设备直接连接。所有通信都通过中心协调器进行。
  2. 网状(Mesh):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,不需要通过中心协调器。这种结构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和扩展性。

资料传输架构

IEEE 802.15.4 的资料传输架构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元素:

  • 资料单元:包括 MAC 资料单元(MAC Protocol Data Unit, MPDU)和物理层资料单元(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, PPDU),这些单元包括头部信息和数据有效负载。
  • 通信通道:通过多个频道进行数据传输,使用频道跳跃技术以避免干扰和增强通信的可靠性。
  • 调度和存取控制:利用 CSMA/CA 机制控制对无线通信媒介的存取,并根据网络状态调整传输策略。

可靠性与安全性

  • 低功耗设计:标准中包含了特定机制,如休眠和低功率听模式,以延长设备的运行时间。
  • 调整传输功率:允许根据环境条件调整发射功率,优化功耗与覆盖范围的平衡。
  • 加密技术:利用 AES 加密算法提供数据通信的安全性,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。
  • 钥匙管理:支持灵活的钥匙配置和管理,以应对不同安全需求。

参考资料 ▾

https://standards.ieee.org/standard/

特邀作者简介

网站总编:吴丽英 Ameko Wu

内容审核:翁圣杰 Mick We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