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电RFID有源电子标签助力生产加工企业工序管理方案

发表于 应用案例  |  标签

一、项目背景与目标

1.1 项目背景

在大型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运营中,工序管理作为生产环节的核心,直接影响产品质量、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。当前,多数企业仍依赖人工记录、纸质单据流转或传统固定打卡设备进行工序管理,存在诸多痛点:人工记录易出现错记、漏记,数据准确性难以保障;固定打卡设备受电源和位置限制,无法适配大型设备移动作业场景;工序进度反馈滞后,管理人员难以实时掌握产品在各工序的流转状态;工序数据分散,难以形成完整的追溯链条,出现质量问题时溯源效率低下。
针对上述行业痛点,我司推出基于双频激活技术的工序管理解决方案,依托双频激活基站与双频标签的协同作用,结合智能管理软件,实现大型设备生产过程中工序管理的自动化、精准化与可视化,有效破解传统管理模式的瓶颈。

1.2 项目目标

  • 精准定位与自动打卡:实现大型设备在各工序节点的自动定位与打卡,替代人工操作,提升工序记录的准确性与及时性。
  • 实时可视化监控:通过管理软件实时展示产品(大型设备)在各工序的位置分布,让管理人员直观掌握生产进度。
  • 数据化追溯与分析:自动统计设备在各工序的进入时间、停留时长、离开时间等数据,生成标准化报表,为生产优化与质量追溯提供数据支撑。
  • 灵活适配生产场景:借助太阳能供电的可移动基站,摆脱固定电源插座的限制,适配工厂复杂的生产布局与大型设备移动作业需求。

二、核心产品组件介绍

本方案的核心竞争力源于“双频激活基站+双频标签+智能管理软件”的三位一体架构,各组件功能互补,共同构建高效的工序管理体系。

2.1 双频激活基站

作为方案的核心数据采集终端,基站承担着标签激活、位置识别与数据上传的关键作用,具备以下核心特性:

  • 双频通信技术:采用双频通信模式,兼顾信号覆盖范围与定位精度,可精准识别近距离工序标签的激活信号,确保打卡数据的准确性。
  • 太阳能+备用电池供电:支持太阳能供电,配备大容量备用电池,在无光照环境下可连续工作72小时以上,彻底摆脱固定电源依赖,可根据生产需求灵活移动安装位置。
  • 高强度工业设计:采用IP67级防水防尘外壳,适应工厂车间粉尘、潮湿等复杂环境,耐受-20℃~60℃的宽温范围,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
  • 快速部署与适配:支持吸顶安装、壁挂安装及支架安装等多种方式,安装流程简单,可快速适配不同车间布局;具备自动联网功能,接入工厂局域网后即可实现数据实时上传。

2.2 双频工序标签

作为工序节点的标识载体,标签粘贴于各工序关键位置(如工序操作台、检测点、装配工位等),具备以下特性:

  • 双频激活响应:当双频激活基站靠近时,标签可快速响应激活信号,触发位置信息上报,响应时间≤0.5秒,确保打卡的实时性。
  • 长效耐用设计:采用无源设计,无需充电,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;外壳采用耐磨防水材质,可耐受车间机械碰撞与油污侵蚀。
  • 唯一标识编码:每个标签配备唯一的ID编码,与工序信息绑定后,可精准标识各工序节点,避免混淆。
  • 易安装性:支持背胶粘贴、螺丝固定等多种安装方式,可快速粘贴于金属、混凝土、塑料等多种材质的工序位置表面。

2.3 智能管理软件

作为方案的数据分析与展示平台,支持电脑端与移动端访问,具备以下核心功能:

  • 实时地图监控:导入工厂车间平面图,在地图上直观标注各工序节点(标签位置)与大型设备(绑定基站)的实时位置,设备移动时位置信息动态更新。
  • 工序打卡记录:自动记录设备进入、离开各工序的时间,以及在工序内的停留时长,生成打卡日志,支持按设备编号、工序名称、时间范围等条件查询。
  • 数据报表统计:自动生成多维度报表,包括各工序生产时长统计、设备流转效率分析、工序瓶颈识别等,报表支持Excel导出与打印。
  • 追溯与预警:通过设备编号可追溯其完整的工序流转轨迹,当设备在某工序停留时间超过预设阈值(如超时未完成加工),系统自动发出声光预警,提醒管理人员介入。
  • 权限管理:支持多级权限设置,为管理人员、车间主任、操作工等不同角色分配不同操作权限,保障数据安全。

三、实施方案流程

3.1 前期调研与规划

  • 需求梳理:与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,明确生产工序流程(如原材料加工、装配、检测、包装等)、各工序节点数量与位置、大型设备数量与型号、管理核心诉求(如重点监控某类工序、追溯精度要求等)。
  • 现场勘查:实地勘察工厂车间布局,记录各工序位置的空间尺寸、遮挡情况、光照条件(为基站安装位置提供依据),排查可能存在的信号干扰源(如大型金属设备、高频电机等)。
  • 方案细化:根据调研结果,确定基站安装数量与位置(确保各工序节点信号全覆盖)、标签粘贴位置与编号规则、软件报表定制需求等,形成详细的实施规划方案。

3.2 硬件部署与安装

  • 标签安装:按照规划的位置,将双频标签粘贴于各工序节点,确保标签平整牢固,同时在管理软件中录入标签ID与对应工序名称、位置等信息,完成绑定。
  • 基站部署:根据车间布局与信号覆盖需求,安装双频激活基站。对于固定工序区域,采用吸顶或壁挂安装;对于移动的大型设备,将基站固定于设备顶部或侧面(确保信号无遮挡),并完成基站与设备编号的绑定。基站安装后,调试太阳能供电系统与网络连接,确保数据正常上传。
  • 信号测试:启动基站与标签,测试各工序节点的信号强度与打卡响应速度,对于信号较弱的区域,调整基站位置或增加基站数量,确保全场景覆盖。

3.3 软件部署与调试

  • 系统部署:将智能管理软件部署至企业服务器或云端平台,完成数据库搭建与网络配置,确保软件与基站之间数据通信正常。
  • 地图与数据配置:导入工厂车间平面图,在软件中标注各工序标签位置与基站安装位置,录入设备信息、工序流程等基础数据,设置预警阈值、报表模板等个性化参数。
  • 功能调试:模拟大型设备在各工序的流转过程,测试软件实时定位、打卡记录、报表生成、预警等功能的准确性,根据企业需求优化软件操作界面与功能逻辑。

3.4 人员培训与试运行

  • 操作培训:为企业管理人员、车间操作人员开展培训,内容包括基站与标签的日常维护(如基站太阳能板清洁)、软件操作(如查询打卡记录、导出报表)、常见问题处理(如信号中断排查)。
  • 试运行:安排1-2周的试运行周期,期间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值守,收集企业使用反馈,优化基站位置、软件参数等,确保方案稳定运行。

3.5 正式交付与运维

试运行结束后,整理实施文档(包括安装图纸、操作手册、参数配置表等),正式交付企业使用。同时提供长期运维服务,包括设备故障维修、软件升级、数据备份等,保障方案持续发挥作用。

四、方案核心优势

4.1 高灵活性,适配复杂生产场景

基站采用太阳能供电,支持灵活移动,可根据生产计划调整安装位置,完美适配大型设备移动作业与车间布局调整需求,相比传统固定电源设备,部署效率提升60%以上。

4.2 高精度与高可靠性,保障数据质量

双频通信技术确保标签激活与位置上报的精度,打卡误差≤1米,数据上传成功率≥99.5%;工业级硬件设计适配工厂恶劣环境,设备年故障率低于3%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4.3 全流程数字化,提升管理效率

替代人工记录与纸质流转,工序打卡与数据统计自动化,管理人员可通过软件实时掌握生产进度,追溯效率提升80%以上;数据报表自动生成,为生产优化提供数据支撑,助力企业降低15%-20%的工序管理成本。

4.4 易集成与扩展,保护企业投资

管理软件支持与企业现有ERP、MES等系统对接,实现数据互通;方案支持基站与标签的数量扩展,可根据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随时增加设备,避免重复投资。

五、保障措施

5.1 技术保障

组建专业技术团队,提供从方案设计、现场实施到后期运维的全流程技术支持;建立技术研发迭代机制,根据行业技术发展与企业需求,定期为软件提供升级服务,优化功能体验。

5.2 服务保障

提供7×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,接到故障报修后,2小时内响应,48小时内到达现场(偏远地区除外);每年提供2次免费上门巡检服务,对基站、标签等设备进行全面维护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。

5.3 数据安全保障

软件采用数据加密传输与存储技术,防止数据泄露;建立数据备份机制,每日自动备份数据,确保数据丢失可快速恢复;通过权限管理与操作日志记录,实现数据操作全程可追溯。

六、结语

本方案依托双频激活技术、太阳能供电技术与智能管理系统,构建了一套高效、灵活、精准的工序管理解决方案,可有效解决大型生产加工企业工序管理中存在的人工依赖、数据滞后、追溯困难等问题。通过方案的实施,企业可实现生产工序的数字化管控,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,降低管理成本,增强核心竞争力。

世电科技将以专业的技术与服务,为企业量身定制实施计划,助力企业实现工序管理的智能化升级,携手共创高效生产新格局。

网站总编:吴丽英 Ameko Wu

内容审核:沈健 Dora Shen